常常看到投顧老師做這樣的宣示:(如右圖)

「確認性偏誤」在行為財務學裡是最常見的一種。它指的是:人在心理上會傾向於對不支持自己信念的事實,視而不見;對支持自己信念的事實則過度強調,實證統計上兩者的比例約為2:1。中國古成語「疑鄰盜斧」很貼切地描寫了這個現象:

《列子·說符》:“人有亡斧者,意其鄰之子,視其行步,竊斧也﹔顏色,竊斧也﹔言語,竊斧也﹔動作態度,無為而不竊斧也。俄而掘其谷而得其斧,他日復見其鄰人之子,動作態度無似竊斧者。”

排除「確認性偏誤」的方法也很簡單,就是把所有的資料,每一筆不漏的都納入。
可是資料量太大的時候,就很難把每一筆都納入,變成要用“樣本”取代“母體”,但此時又要小心別犯了「選擇性偏誤」。「選擇性偏誤」指的是在無意中選取了特定族群的樣本。例如做歷史資料回測時,一定會犯的錯誤是「倖存者偏差」(Surviorship Bias),因為已下市櫃、破產倒閉的公司資料太難取得了。
二次大戰期間有個知名的例子是:美軍檢視受傷返航的飛機,發現彈痕集中在某些部位,於是針對這些部位做了加強,可是並沒有降低損失率。答案非常明顯:能檢視的是返航的飛機,沒有返航的檢視不到,但那些回不來的才是真正要救的飛機。
所以我提供給大家的每月結算資料,是一筆不漏的全部資料。在這裡都可以找得到:程式交易Alex Huang粉絲頁圖片區
前言交待完了,我可以開始自吹自擂了。
昨天早上我家對面的高中退休老師告訴我:從去年底以來,他用H模型操作的獲利已經破百了。Base當然很重要,他一開始是用100萬做一口,連虧三個月以後,最低到88萬,今年3月開始獲利,然後順勢加碼到2口,接著陸陸續續從親友處募集資金,做到4口,上個開始又增加到6口。按時間平均的操作口數應該是不到3口。
當他增加到6口時,他的營業員竟然打電話給我:「要不要關心一下槓桿是否用太高,不要樂極生悲才好。」後來我確認過,他確實有按照紀律,嚴格控管槓桿倍數。
群益台南開元分公司的營業員跟我都很熟,都清楚我的操作觀念和方法,她們不以私利為目的,很關心客戶的長期獲利,真的是太好了。
題外話

我常常勸投資人不要跟營業員計較手續費,把證券公司逼到沒獲利,讓營業員活不下去,結果受傷的還是自己。現在證券公司的獲利來源已經不再是證券和期貨的手續費收入,反而是海外險與基金,漸漸地掌握投資市場方向與研究的能力不斷下降,投資人變成一切都要靠自己,慘被法人宰割。 君不見:史上最長的萬點行情,街頭巷尾卻不見歡樂氣氛,整碗都被外資捧去,何其可悲呀!

從去年開始,我把自己操作了十幾年的H模型分享出來,近2年的表現仍然非常亮眼。這個圖是年初時做的,它統計的方式是按照日曆月來算,所以跟我統計資料中按商品月份的加總不同,不過多退少補,總數會是一樣的。
這是我與陳立偉先生的意見交流

我還是先說不好的吧!
有位鄉親從去年10月開始跟進,前兩個月加起來賺80萬,接著沒有按照我教的槓桿觀念控制風險,把操作口數加倍,遇上2016/12~2017/03的連續虧損,幾乎把獲利都吃光了,一直到這個月才有辦法再創新高。
另有一位是上過我課的學員,對我頗有抱怨,他曾經貼出對帳單證明在上述的3個月產生了虧損,於是就停下不做了。在我還沒有看到他的貼圖之前,有另一位學員也貼出自己的對帳單,證明只要繼續操作下去,就可以獲利。但兩位的對帳單我都來不及看,發文的人就自己砍掉了,是後來這位替我defense的學員告訴我,我才知道這件事。
前面提到的國文老師也是一開始就遇上虧損,但可能他與我爸媽熟識,又從小看著我長大,所以很信任我,順順地照我講的做下去,很快就彌平了損失,並創造很高的獲利。
因為我不是要做生意,所以很少把這些感謝信貼出來,這邊就來整理一下。

再貼我就要開始不好意思了。
我開始分享交易方法之初,就有人直接打電話給我,希望我不要這麼做,以免用這個方法的人(包括他自己)會被稀釋獲利。上個月我的Facebook粉絲頁鬧哄哄的時候,也有人勸我不要跟他們爭,把知識留著自己賺就好。
我也是人,難免會有自利的想法,但隨著智識見聞的增長,我覺得把知識與財富累積在少數人手中,造成的傷害將比得到的獲利更大。
最近讀這一本書,講到很多為企業創造大量獲利的演算法工具,最終目的就是為企業創造大量獲利(廢話)。
這些演算法本來就是由企業資助來發展的,為企業創造獲利本就無可厚非。但進一步探究,會發現問題重重。
像星巴克為員工排班的演算法,只考慮到店裡的需求,周末人多要加派人手,還可以接受。早晨上班時間與打烊前工作量大,也要求員工加班,這樣就變成員工沒有真正的休息時間了。前陣子全聯不是出了一個新聞:高血壓員工在冷凍庫腦溢血結果全聯不承認排班有誤,我懷疑這就是演算法排的班表,電腦是沒有人性的。
再來如Amazon曾經出過一個醜聞:它對忠誠顧客的報價比走馬看花型的顧客還要高,因為忠誠的顧客不會去比價。這當然完全以公司利益為考量了。航空公司不是也常幹這樣的事嗎?聯合航空不久前才爆發趕顧客下飛機居然使用暴力,主因就是它超賣機位,背後的操縱者依舊是演算法。
問題何在?就是因為演算法完全以公司利益為考量。
消費者與生產者剩餘唸過經濟學的人應該有印象:定價策略會造成生產者剩餘與消費者剩餘,如果任由公司龔斷,消費者剩餘會完全被剝奪,雖然公司利潤極大化,但對整體經濟卻是不利的。
如果這些演算法把員工和顧客的福利,甚至是社會責任納進來,一切都將為之改觀。
在傳統的資本主義裡,主張“有一隻看不見的手”會調整經濟結構,那指的是完全競爭與資訊透明的經濟體。
現在有多少人懂演算法?有誰知道企業如何定價?有誰能像趙藤雄一樣賄賂官員?有誰能把程式交易做得頂呱呱?如果任由資訊不對稱剝奪大眾利益,社會會自己變美好嗎?
大家記得「回到未來」第二集裡,畢福拿著一本運動比賽歷史記錄回到1955年之後,世界變成什麼樣子嗎?變成一個暴力與賭博橫行的世界。
這不是電影小說情節而已。西晉的官商勾結可說達到頂峰,「石崇炫富」的故事大家有印象嗎?不知道的可以在wiki-石崇看一下。之後是什麼?五胡亂華。漢民族元氣全消,都被富人剝削光了。各朝代末年都是走到同一個狀態,唐末的節度使,宋末的州官,明末的官商,都是富可敵國,而國無可用之財(材、才)。
以富人來說,削爆了賺翻了,但他們的後代可就慘了。
賈寶玉本來是見一個愛一個,最後終於領會到:「每個人只能得到他自己的那一份眼淚」「弱水三千,但取一瓢飲」。我已經得到我要的那一份了,再多不見得是好,何不分享呢?